軍墾文化是江蘇農墾在淮海農場為源頭進行屯墾戍邊以來,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有著獨特內涵的文化類型,體現了我黨和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凝聚代表社會發展前進方向的先進元素,體現傳承著中華民族精神。在步入新常態發展的征程中,軍墾精神的存在和發展,必然要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追求和根本價值。要全面認識軍墾精神的形成發展、歷史貢獻和面臨的挑戰,并在繼承和創新軍墾精神中,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建設新蘇墾發揮好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識軍墾精神的發展
軍墾精神的發展,在江蘇是基于102師軍墾人創造性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涵和根本要求同屯墾戍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因此,軍墾精神的發展只有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展規律,并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進行軍墾精神的發展壯大。
1、軍墾精神的淵源萌芽
軍墾精神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新中國成立后,正當我國大規模經濟建設即將開始的前夕,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于1952年2月2日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15個師參加農業建設,命令說:“將光榮的祖國經濟建設任務賦予你們”,生產待命,建設農場。從此,駐守在蘇北啟東、海門一帶擔任江海防任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02師,奉毛主席的命令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四師。
毛澤東在《軍隊轉業令》中指出:“我們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從創建之日起,就具有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英勇奮斗、艱苦奮斗”。遵照這一命令集體轉業成立軍墾的人民軍隊將士們,自然而然地將軍隊中“不畏艱苦,不怕困難,敢于拚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帶到了軍墾事業中,并在這一基礎上直接萌生了軍墾精神。
2、軍墾精神的創立形成
軍墾精神是在102師老一代軍墾人在實踐中形成的。1952年5月20日,農建四師進入五岸、六垛一帶,在“五岸六垛黃海邊,荒涼少人煙;青天蓋蘆花,一望無人家,嘴干想喝茶,咸水難靠牙;走路不小心,踩上地皮蛇”(當地民謠)的草灘上,一人一張半蘆席,一把大鍬一桿槍,喝咸水,睡地鋪,開始了艱苦創業,同時也揭開了江蘇大面積開發國土資源,發展農墾事業的序幕。隨后,他們遵照毛澤東主席“不與民爭地、不與民爭利”的指示,將開墾出來5萬多畝耕地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部隊靶場和附近農民。他們還帶領農建四師的指戰員規劃建設了臨海、寶應湖、弶港農場,在荒灘鹽堿地上開荒造田、興修水利、架橋鋪路、植樹造林、開辦工廠、建設城鎮,以極其簡陋的工具、超強的勞動競賽、驚人的犧牲和創造精神,促進了軍墾事業大發展,涌現出了江希友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用自己的智慧、熱血和汗水,傳承弘揚著軍墾創業者培育的軍墾精神,使之成為軍墾人的顯著標志和軍墾事業的內在生命之魂。
3、軍墾精神的總結提煉
軍墾精神是在人民軍隊多年發展壯大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精神力量,朱德、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多次論述和充分肯定過軍墾精神。當華東軍區陳毅司令員接到農建四師取得建場“第一戰役”勝利報告的喜訊后,十分欣喜,贊譽農業建設第四師是“皇帝的氣魄(當家做主),‘叫花子’的干法(艱苦創業)”。并派農業部副部長、華東棉墾委員會主任劉瑞龍等率領農業、水利、建筑專家、工程師60余人,到師視察、慰問,并傳達陳毅司令員的指示,同時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給予通報表揚。通過三大戰役的勝利,大家共同認為,是“艱苦創業、不怕困難,團結奮斗,無私奉獻”的“淮海精神”,形成了有一套適應新的形勢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一支艱苦奮斗、不怕困難、敢打敢拚、一往無前的英雄部隊。江蘇農墾在“淮海精神”軍墾文化的基礎上,將蘇墾的企業精神確定為:以“艱苦奮斗、勇于奉獻,開拓創新”為主要內涵的軍墾精神,使軍墾精神得到進一步概括和總結。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識軍墾精神的貢獻
軍墾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脈相承的,從她的發展中就可以深刻認識到軍墾精神蘊含的價值貢獻,她在汲取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精髓的同時,進一步彰顯其文化的傳承力,推動著企業軍墾文化的發展。
1、堅定了軍墾人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認識
在農建四師暨淮海農場歷史陳列館上,還貼有目前仍健在的400名老軍墾的相片,望著這些漸漸稀少軍墾人的頭像,我思緒萬千。軍墾人在屯墾戍邊,建設農場的實踐中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兒孫”,其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堅守、犧牲和付出,是難以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的,正是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念、對發展黨和國家交付的屯墾戍邊建設農場事業的無畏艱守,為了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克服困難,戰天斗地的情景,讓書寫歷史記憶的我難以忘懷。這是軍墾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軍墾人推進軍墾事業的強大動力。軍墾精神全面展示了蘇墾人把黨的目標、國家的繁榮、軍墾的發展同個人的幸福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成為軍墾人的特質,也成為軍墾人履行黨和國家交給的屯墾戍邊建設農場使命的強大精神支撐。
2、堅定了軍墾人對民族和時代精神的信心
軍墾精神直接繼承了“南泥灣精神、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等諸多人民軍隊的革命傳統元素,并在屯墾戍邊,建設農場的征程中不斷深化、沉淀,使新老農墾人在傳承和發展軍墾精神文化上,賦予了更多的特色和內涵,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蘇墾人艱苦奮斗、勇于奉獻,開拓創新的奮斗精神。在改革發展的新常態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成為時代精神的主旋律,也成為江蘇農墾人打造新蘇墾、創造新輝煌的精神源泉。促使軍墾人不斷解放思想,突破和變革傳統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并在全國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為已任,打造區域經濟社會影響力。同時在發展改革和探索的征程中,使軍墾精神更加融合新時代、汲取新養分、豐富新內涵,體現出與時俱進、改革發展和不斷創新的鮮明品格。
3、堅定了軍墾人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融合
軍墾精神與“八榮八恥”等社會主義榮辱關本質上是一脈相承,榮辱與共的,具有明辯是非和基本的善惡美丑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102師老軍墾們在艱苦的戰爭歲月和屯墾戍邊的征程中,高度發揚了愛國主義的勞動熱情,革命英雄主義和忘我勞動的頑強精神,并以“克服今天的困難,即是為了未來的幸?!备锩鼧酚^主義的精神,來開展愛國生產勞動競賽活動,集中展示了老一輩蘇墾人為國家利益不惜流血犧牲的堅定性,“拉得出、打得響、干得好”的紀律性,為了完成目標白手起家、迎難而上、艱苦創業的拚搏性,以及不驕不躁、努力向前、保持榮譽、勇創佳績的革命熱情,正是有了這種軍墾精神,形成了軍墾文化發展的道德基礎。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識軍墾精神面臨的挑戰
在新常態下要建設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需要我們深刻把握軍墾精神在新階段下面臨的發展壓力和各方面的挑戰,有針對性地加強和豐富軍墾精神建設,打造蘇墾軍墾文化建設領域里的新高地。
1、進一步豐富軍墾精神的內涵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的開啟之年,面臨經濟發展下行的新壓力和蘇墾面臨的發展環境、遇到的復雜情況、需要破解的改革難題,同過去相比是錯綜復雜變化巨大,需要我們必須打破固有思維、轉變發展方式,發揮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的聚合效應,這些都將對進一步豐富軍墾精神內涵提出了新要求。目前蘇墾經濟體量已經在向三百億數量級的目標邁進,建設以現代農業為核心,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大型國有農業企業集團的艱巨任務,這對傳統意義上的“艱苦奮斗”含義要求有新的體會。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要求企業發展,職工增收和區域經濟謀求“共贏”發展,相應傳統意義上的“勇于奉獻”含義要求有新的把握。江蘇農墾的發展已經步入了一個“快速通道”,并已站在國家“兩個率先”的新前沿,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過程中,如何以實際行動來踐行習總書記強調推進國企改革的“三條有利于”標準,這對傳統意義上“開拓進取”的含義要求有新的拓展。
2、進一步創新軍墾精神的宣傳
軍墾精神在長期歷史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雖然江蘇農墾經歷了一次“屬地風波”的侵擾,但習總書記那擲地有聲“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論述和充分發揮農墾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中的骨干作用,進一步凸顯了江蘇農墾其不可替代的地位。蘇墾人在沿海灘涂荒草鹽堿地上白手起家,開墾上百萬畝良田、建設一個個現代化團場企業和小城鎮,就是因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高昂的精神斗志,有軍墾精神的強大動力和有力支撐。這些都極大地擴大了軍墾精神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增強了蘇墾人傳承弘揚軍墾精神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歸屬感。
隨著時代的更替,農墾職工隊伍結構和素質也相應變化著,現在活躍在江蘇農墾舞臺上的是軍墾二代三代、遷入軍人、婚遷對象、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人員組成?;ヂ摼W的發展和思想文化領域交流交鋒的活躍,使軍墾精神的地位傳承和發展受到挑戰,這也使習慣依靠職工政治覺悟來弘揚軍墾精神的宣傳方式不再適合當前受眾的需求。再說,市場經濟和農場管理制度的變革,以及管理模式的變化,那些陳舊做思想工作等方式也沒有了聽眾市場。隨著手機、微信、互聯網等交流平臺的盛行活躍,發揮新興傳媒在宣傳企業文化,弘揚軍墾精神、培養軍墾接班人上的作用成為現實課題。
3、進一步鞏固軍墾精神的文化基礎
軍墾精神的形成借助軍墾文化的繁榮而發展、體現在軍墾職工群眾整體的素質涵養,并在軍墾文化的基礎上鑄就成軍墾精神。從江蘇農墾成立時起,先后有軍墾創業者、轉業軍人、外遷移民、婚遷對象、知識青年、高等院校畢業生、軍墾后代等不同群體組成,他們承擔起了各個時期軍墾精神建設主體的重任,他們在特殊歷史時期的文化素質和教育,奠定和弘揚了獨特貢獻的軍墾精神,其功績不可磨滅。
一度時期以來,軍墾精神的文化基礎面臨著成長中的煩惱。隨著軍墾二三代接過接力棒,和以融入農墾大家庭新生代的職工,因受到社會上、利益需求上等各種矛盾的交鋒沖突,雖然文化水平提高了,但其內在以軍墾文化為代表的文化素質卻出現了偏差,對凝聚傳承和弘揚發展軍墾精神帶來了沖擊。由于受目前經濟利益的驅使,重經濟輕文化不均衡的發展,給我們歷來引以為豪的軍墾文化建設帶來負面影響,職工群眾文化活動參與度的下降,直接影響到職工文化素質涵養的提高和對軍墾事業的凝聚力、向心力。近年來,隨著江蘇農墾經濟實力的加強,軍墾文化在農場科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凸顯開來,軍墾文化借助陳列館、紅色文化物件、文化制品的包裝生產、文化節的打造和文藝作品的延伸等而更加活躍,并頻頻走上前臺,展示各條戰線、各條領域里的軍墾文化制品,所有這些,為弘揚和傳承軍墾文化精神和跨越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陸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