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守望 薪火相傳
——讓我們一起聆聽淮海建設者們的足跡故事
¨ 淮文宣
有這么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1952年4月20日,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揮師北上、千里行軍,奔赴黃海之濱,百里連營,拉開了建設淮海農場的序幕,他們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四師。
3年,鹽堿地變良田,之后他們集體轉業,許多農建四師的子子孫孫在淮海大地上繁衍。
有這樣一些干勁十足的人們,響應黨的號召,聽黨話、跟黨走,在淮海大地的各行各業上,發揮著光和熱,踐行著黨的初心。
憶當年追尋初心,紅色血脈代代相傳
你們都是共產黨員,你們一定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
在淮海農場,老軍工們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依舊慷慨激昂、信心滿滿。原中共江蘇省委常委、農建四師政治部副主任徐方恒說:“全師1萬多人從海門三倉鎮開赴鹽城市內的濱海、射陽廣大的臨海鹽堿灘地。當時去的條件很差,一片不毛之地。戰士們去的時候,咸水難吞咽,搭棚草地眠,萬鍬齊揮動,機聲響連天,開渠引淡水,荒灘變糧田?!?/span>
戰士們迎難而上,在農場先后打響“突擊開挖排水渠、搶蓋笆墻草頂營房、統一規劃開墾荒地”的建場“三大戰役”。軍墾戰士們為理想奮斗、為信仰獻身,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本色,樹立起了崇高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原農建四師戰士胡福生說:“哪個手上沒有水泡子,所以這里每條溝每條路都是我們人工抬出來的呀。吃的什么呀,中午炊事員一般準備一菜一湯,就是胡蘿卜茵子用牛車拖來,放在蒸籠上蒸。那時候的人積極得很,而且不叫苦。”
農場是地方的“火車頭”, 戰士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辦好農場、帶動地方。
農建四師三等功臣張國裕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要更好的發揮共產黨員的作用,更好的把農場建設好,使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不忘共產黨員(入黨時)當初的想法。”
歷經三年艱苦奮斗,農建四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筑路架橋、建造房屋,生產糧棉和工業產品,同時創辦了淮海、臨海、寶應湖等農場。尤其是在發展農業機械化、改進耕作技術、選用優良品種、規模化種植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三代人三代光陰,時光總是刻骨銘心
墾三代也是軍人的延續。我們父輩在付出,我們也要付出?!矮I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兒孫”是農場人的奮斗格言。如今的淮海,以軍墾文化引領風尚,開展“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與職工結對”和“黨員責任區”活動,淮海先進黨員層出不窮。
淮海米業公司黨支部書記姜國平,2002年接受組織安排,接手當時困境重重的淮海米業公司任職,作為一名老黨員,他啃下了這個硬骨頭,將淮海米業公司打造成江蘇首屆百家百姓滿意糧食收購企業。姜國平說:“每一筆業務都是我們自己親自談,哪一車貨卸在哪一個倉我都知道,這樣的品質才能保證,我們提出一個口號,‘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好米?!?/span>
通過姜國平和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渠星”大米在大米行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神話,連續多年被評為鹽城市名牌產品,江蘇省名牌產品。
姜國平在接受采訪時感慨地說:“在原糧這塊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好糧收下來就是基礎就是本錢,就有說話的話語權了。做好自己的品牌,先做好品質,做良心米。”
新時期新展望,墾三代墾四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謹遵前輩的教導,積極主動發揮各自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淮海大地涂寫靚麗的一筆。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工作,這是老軍工父親傳授的家訓。黨員居家云將家訓精髓放入工作中,2017年被評為農墾第四屆勞動模范。
居家云告訴我們,父親是黨員,有好幾次得了農場的優秀共產黨員。在他的影響下,我工作之后也打了報告(入黨)。他希望我們一個個都是黨員。
淮海農場第三代韓加軍,爺爺是抗美援朝的老戰士,韓加軍對初心也有自己的理解:初心,不忘初心,其實原始意思就是有始有終,就是又開始了,必須有終止。要牢記你剛開始的出發點,我的出發點就是走過祖輩的路,農業人嘛。
昔日一望無際的鹽堿地,變成如今年產億斤糧的“米糧倉”。農場自1999年起,連續多年被評為“AAA”級資信企業,連續被省農墾集團公司授予“先進企業”稱號,被江蘇省發改委授予“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扒恰迸拼竺祝?/span>2002年中國(淮安)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上榮獲金獎,進入全國“十大金獎大米”行列。
歷史總是會在時光的年輪里留下深刻的印痕,老一輩農墾人的紅色精神成為淮海后輩心中越來越厚重的依靠,他們將自己的生命徹底融入這里的一草一木,用步履丈量每一寸土地,踐行著淮海人的初心與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