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射陽縣檔案館副館長時長云等率領口述史采集組一行3人,深入到淮海農場部分農建四師老戰士家中,尋訪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軍墾第一代,全景式再現農建四師廣大將士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淮海農場企劃宣傳部相關同志參加了走訪調研活動。
據了解,1952年4月,上萬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02師響應軍委主席毛澤東的號召,從海門三廠鎮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四師,來到淮海農場開展“農業建設、生產待命”。如今60多年過去了,1955年年末在農建四師徹底轉業時,留存在淮海農場的2739名軍墾將士,如今健在的還不到200人,這部分人既是農場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當年淮海農場的開拓者,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已經是86歲以上的高齡了,因此,對軍墾老人的采訪可以說是迫在眉睫。
尋訪中,采集組分別來到健在的軍墾老戰士的家中,記錄他們的軍旅生涯、建場往事、生產場景、生活片斷、經濟發展、社會變遷等情況?!拔灏读恻S海邊,荒涼無人煙;青天蓋蘆花,一望無人家;嘴干想喝茶,咸水難靠牙;走路不小心,還會踩上地皮蛇”。來到振興小區89歲的謝開平的家中,當說起當年的生產場景,謝開平依然記憶猶深,“52年5月22日發起建場的‘三大戰役’,我們滿懷‘建設農場,創造美好新生活’的革命理想,發揚人民軍隊‘官兵一致、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以‘敢打敢拼、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與各種艱難困苦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涌現出一大批像‘江大鍬’‘仇大筐’式的功臣模范?!?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口述史的內容非常豐富,凸顯了淮海軍墾第一代淮海人的群像,他們從組成抗美援朝預備役部隊改編成農業生產的建設大軍,在這孤寂荒蕪的荒草鹽堿灘地上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并在他們的開拓和帶領下,也使得屯墾事業由“一代而終”變為“世代屯墾”。在講述過程中,這些老戰士充滿了激情,他們既對曾經的歷史記憶頗深,并懷念起逝去的許多老首長、老同志,更為農場的發展壯大和如今的安逸生活而欣慰。
這部口述史既是一次穿越歷史塵煙的深度閱讀,更是一次與時間賽跑的搶救性口述記錄,也讓后來者切身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尋訪軍墾老戰士的過程中,縣檔案局的同志還對尋訪過程中的5位老人,帶來了米油等慰問品,以表示對他們這部分老同志代表的敬重之情。(陸 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