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嚓嚓,嚓嚓嚓……”隨著剪刀清脆的響聲,僅一會兒,王大姐一頭原本有些凌亂的頭發已剪得整整齊齊。王大姐拿過鏡子照了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此時,手持推剪的張桂芳老人,抖了抖理發罩衣,又招呼起等候的顧老奶坐到板凳上,專心致志地理起發來……
4月16日下午,年過八旬的張桂芳老人,拎著一個工具包,又來到江蘇農墾淮海農場的振興小區里,與老姐妹們嘮嗑游玩。知道她的老姐妹們,都知道她要到幾個固定(理發)點巡走一番,如果想理發,就可以在臨時的理發點邊玩邊等,或與人招呼下,就能在談笑間理了發。據統計,張桂芳每年無償就為周圍近40位居民理發,他們當中不乏有空巢、獨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
“每天與老姐妹們在一起,說說笑笑,都好哇。理發只是我的附帶活,給人方便也是給已方便嘛。”張桂芳說,“反正閑來無事,能給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我每天的快樂事?!?/font>
令人欽佩的是,這個“義務理發師”自退休的那年起,就用她那小推剪和理發刀具,從要好的姐妹開始剪頭理發,發展到有需求的人隨喊隨到,成為便民理發的義務“驛站”,也給人們帶來的莫大的方便。
1964年,張桂芳以婚嫁的身份來到淮海農場,成為三分場十七大隊一名職工。十七大隊離場部就有二十多里,由于當時的條件差,職工上街理個發,騎著自行車也要耽誤好長時間。張桂芳見狀,就尋思著自己要是學會理發,同事們就不用跑那么遠的路了。
很快張桂芳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單位最要好姐妹李大嫂,李大嫂聽后非常贊同,還自告奮勇讓張桂芳第一個為自己理發,還說,試驗成功了,你的想法就會變成現實了。
說干就干,雖然第一次幫人理發,讓張桂芳自己心里沒底,手剛拿起剪刀就哆嗦個不停。李大嫂仿佛知道她心思似的說:“妹子,你就放心剪吧,理發總有個第一次,成功了,今后姐妹們就跟著方便了!”在李大嫂的鼓勵下,張桂芳總算將李大嫂的頭發剪完。當李大嫂拿過鏡子照了照自己的頭發,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一個勁的夸張桂芳天生就是理發師的料。
張桂芳會理發的事經李大嫂廣而告之后,很快在十七大隊傳開了,姐妹們也就紛紛上門,請張桂芳為其打理頭發,沒多久,大隊周邊的居民也專門跑上門來理發,臨走還丟下理發錢時,她們才得知,張桂芳理發根本就不收錢。
1994年張桂芳退休后,從十七大隊搬到場部振興小區居住,本以為自己做“義務理發師”的生涯隨著到新單位就此結束。沒想到搬來沒幾天,她會理發的名聲還是傳了過來,場部退休人也多,找她理發的人大有人在。張桂芳心想,反正退休也沒啥大事,索性主動出擊,主動出門去招攬理發,從而也讓她義務理發的名聲更加響亮起來。
如今已經八十高齡的張桂芳,在幫人理發時,總是笑著推銷自己時說:“只要能幫上別人,自己打心眼里就高興,只要身體允許,我就繼續干下去?!?/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