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押運”兩個字,讓人首先想到的是銀行鈔票的“押運車”,我今天說的“押運”,與銀行專門保鏢“押運”的是兩碼事,這也是淮海農場為了糧食安全,專門成立一支由農場機關和農場社區志愿者組成的“押運”糧食的隊伍,其目的就是為農場秋季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顧名思義,“押運”即“押送”,其目的是糧食安全,不讓糧食絲毫有“跑冒滴漏”的風險?!把哼\”工作在農場共分兩個板塊進行,一是田間收割機收割的水稻,由押糧隊員隨卸糧車押運到指定的曬場上,主要是針對農場在外租賃的田塊;二是將各大隊曬場上的糧食“押運”到龍頭企業的烘干線或進倉入庫。很榮幸,這兩個板塊糧食“押運”工作我都參加了。
10月下旬,農場在大堯“外拓基地”種植的兩千多畝糧食最先收割,我們一行8人按照農場“三秋”指揮部指令,來到大堯“外拓基地”,負責該基地12輛卸糧車的“押運”工作。上午9時許,收割開始,不到二十分鐘,就有卸糧車從田里開了上來,我們先圍繞車子轉了一圈,無異樣后,便按順序上了糧車副駕駛座位上,將糧食“押運”到指定的曬場。其路程大約二十公里,往返一趟50分鐘左右。就這樣,一干就是4天,我們幾人一直守護在基地的田間地頭。累了,就坐在排水渠的石板上小憩一會,吃飯也在田頭,當發現有卸糧車開上來,隨車的人員會立馬放下手中的飯盒,隨卸糧車開始“押運”,然后再回來繼續把飯吃完。
第二板塊才是“押運”糧食的重頭戲,前后有二十多天。因年齡已高,受大家的關愛,我被安排白天“押運”糧食。就這樣,我每天便耗在了糧食“押運”的路上,一天的工作量達12小時以上。對我而言,雖然看起來我很辛苦,可自我感覺要比起年輕一點的押糧隊員就好多了。他們當中有好多人白天連著晚上在“押運”糧食,許多人每天的工作量達15小時以上,但縱觀我們團隊,整個“押運”過程沒有一個隊員叫苦喊累的,這讓我這個在農場干了一輩子的“老人”心中很是欣慰。
也正是農場因為形勢的需要,特地在“三夏”和“三秋”期間,組建了以農場管理人員組成的一支吃苦耐勞的“押糧隊”,才確保了糧食的顆粒歸倉,才保證了全場糧食安全保障工作的順利完成。